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的通知》精神要求,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小麦专业组决定在2022年第一季度联合开展全国小麦机收减损技术网络培训活动,指导农机手开展小麦收获减损作业生产,为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022年1月4日)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山东禹城联合开展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冬小麦“科技壮苗”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服务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活动并讲话,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参加活动。 张桃林强调,今年“三下乡”活动要聚焦稳粮保供主题,把冬小麦“科技壮苗”行动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好;要宣传好党的政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讲教育,让老百姓从心底里感党恩、跟党走;要开展好技术...
2月16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环环紧扣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春季田管、春耕备耕、扩种大豆油料等重点工作,坚决打赢保夏粮夺丰收这场硬仗,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会...
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各有关单位: 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下简称“复合种植”),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是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协调发展乃至相向发展的主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粮油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大面积推广复合种植,要尽可能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用高效种管收作业机具保障是关键。为...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对发布数据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解读。 问:这次发布的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有什么区别? 答:农业统计是反映农业农村经济活动的“晴雨表”。长期以来,农业统计采用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A门类(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统计口径集中在...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的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快补齐全省叶菜类蔬菜生产机械化短板,提升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1月7日,福建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金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在福州市组织开展福建省叶菜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来自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农林大学的领导、专家,各设区市、蔬菜主产县的农机推广部门负责同志,农机合作社和种植...
1月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主办的2022年中国农机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围绕“十四五”远景目标与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农机发展、智能农机制造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咨询...
12月28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江省2020年度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标志,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那么,全省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是什么、短板是什么、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是什么?如今,这些概念有“硬指标”。《报告》紧扣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任务,从农业机械化程度、质量、效益、管理服务等四个方面20个代表...
我国农业劳力占比由1991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26%,已经低于世界平均值;叠加城市化进程对周边区域劳动力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用工成本高,甚至无人可用的局面。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成本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几乎所有农产品生产的人工成本占比超过 50%。如何吸引更多人回乡,以及农业生产方式如何现代化转型成为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人才红利,已成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义。为此,国家从顶层架构...
12月20日,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联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在京发布《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37.9%,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报告分析表明,到“十三五”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凸显,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现象:借助北斗卫星提前对田块打点定位,规划最优作业路径;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画面同步回传后台;通过无人值守气象站,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水量等信息……如今,不少地方推进无人农场建设,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为农业生产注入澎湃科技动力。比如在上海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村的无人化农场试验基地,通过对插秧机、自走式打药机、收割机和拖拉机等一批现有农用作业机械进行无人化改造,初步实现了耕、种、管、收...